
四季線上/黃睿筌報導
開學季到了!各位爸爸媽媽準備好面對腸病毒了嗎?針對新生兒感染腸病毒,會出現以下症狀,請民眾務必留意:若新生兒出現發燒或低體溫、活力不佳、喝奶量變少等情形,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心肌炎、肝炎、腦炎、多發性器官衰竭等重症,嚴重威脅生命,若即將發生重症,則會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
四季線上/黃睿筌報導
開學季到了!各位爸爸媽媽準備好面對腸病毒了嗎?針對新生兒感染腸病毒,會出現以下症狀,請民眾務必留意:若新生兒出現發燒或低體溫、活力不佳、喝奶量變少等情形,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心肌炎、肝炎、腦炎、多發性器官衰竭等重症,嚴重威脅生命,若即將發生重症,則會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
另外,針對準備上學的孩子,請落實洗手清潔,定期以500ppm含氯漂白水重點消毒幼童常接觸表面,以降低疾病傳播風險。
根據疾管署最新公告,2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中部2名未滿月男嬰,皆於8月中下旬發病。2案經確定,都是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

另外,根據疾管署資料監測,今年累計15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重症確定病例累計12例,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其中6例死亡。
但感染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究竟有那些症狀?疾管署表示,由於成人或幼童感染後的症狀通常較不明顯,與感冒症狀不易區別,準媽媽產前14天若有出現疑似症狀(含發燒、呼吸道症狀及腹瀉等),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家有孕產婦之民眾亦應落實良好個人衛生,有症狀者應與孕婦及新生兒適當隔離。
醫院嬰兒室、產後護理之家及托嬰中心等高風險機構,應持續落實訪客管理及感染控制措施,孕產婦入住時務必詢問產前14天至分娩後與同住家人(含家中其他兒童)是否出現疑似症狀,針對疑似感染的孕產婦、新生兒與嬰兒,應採取適當隔離防護,並及時給予適當診斷及醫療處置。
📝【更多新聞】👉手麻竟是「這原因」!職能治療師揭:3招自測神經壓迫!警惕頸椎病變
📺【FastTV飛速看】👉734 《醫學大聯盟》
▶️【好推薦】👉詹子晴錄影吐到虛脫!鹿希派壓力長乾癬!吳皓昇奶爸作息亂胖到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