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外界持續關注「普發現金1萬元」議題的最新進展,國會朝野黨團昨(29日)無異議通過攸關普發1萬現金的《韌性特別條例修正草案》,待特別預算案送至立法院審議後,預估最快10月就可發放。目前具體的發放細節還未公布,但有政院人士透露,會比照2023年普發現金6000元的模式為基礎擬定發放方式。
立法院長韓國瑜29日召開朝野協商,討論「韌性特別條例」條文修正,各黨團最終就普發現金1萬元相關條文達成共識。據朝野協商結果,普發現金作業時程須於特別預算公布後1個月內開始執行發放作業,並在7個月內發放完畢。

針對民眾們最關心的領取方式,目前雖然細節尚未公布,但有政院人士表示,行政院會以之前普發6000元的模式為基礎,儘速擬定發放的方式。根據財政部資料,民國112年普發現金6000元時,提供民眾「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直接入帳」及「特定偏鄉造冊發放」等5種渠道領取現金。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登記入帳」要線上登記,其他4種方式通通都不需要;此外,一般民眾主要集中用「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3種方式,選自己習慣的即可。至於已有例行性領取政府津貼或年金的特定對象,政府將直接匯入現有撥款帳戶,同樣免登記,只要補登存摺或上官網查詢即可。

至於2023年普發現金6000元的領取資格,當時除了在國內設有戶籍的國民外,因公派駐海外的政府人員及眷屬、持居留許可之無戶籍國民,以及取得依親或長期居留許可的外籍配偶等族群也全納入。而針對此次普發現金是否增設「排富條款」,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8月7日已明確回應,除部分產業支持方案可能調整擴大適用範圍外,「特別條例其他部分不會有變動」,這番表態似乎間接證實,本次普發現金將不會增設排富條款,全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