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季線上/黃睿筌報導
不少民眾都有身體浮腫的經驗,從眼皮浮腫到小腿腫脹,誤以為是小事一樁,但這背後可能潛藏著身體重要的健康警訊,資深媒體人呂文婉便曾深陷水腫的困擾,甚至嚴重到「腳踝的肉都溢出來了」、「沒辦法穿鞋」最終在旅遊異地買了拖鞋應急。
對此,《醫學大聯盟》家醫科醫師洪暐傑指出,水腫跟體內的一種重要的蛋白質有很大的關係──白蛋白;洪暐傑解釋,白蛋白在血管中扮演著「抓住水分」的重要角色,讓水分可以維持在血管內循環,但若身體的內的白蛋白不足,水分便會從血管滲透,跑到身體各處的組織間隙,進而導致身體全身性水腫。

洪暐傑舉例,如肝病患者、營養不良的人,就是因為無法製造足夠的白蛋白或是缺乏白蛋白而引發的身體水腫;此外,除了白蛋白的不足,許多日常的習慣也可以能造成身體水腫:
1. 睡前喝水與平躺姿勢:睡覺時人體會濃縮尿液,減少排尿。但若睡前喝太多水,平躺時水分會因重力而在身體大範圍分布,導致早上起床時臉部或眼睛出現浮腫現象。
2. 飲水過量:一般健康成人每日建議飲水量為「體重乘以30」。雖然健康人的肝臟、腎臟會將多餘水分排出,但若在一小時內飲用超過1000cc的水,仍有「水中毒」的風險。

另外,針對「水腫」也可能是身體疾病的警訊,需要特別留意:
1. 單腳浮腫:這是非常危險的訊號,通常不是單純的循環不好,而可能與蜂窩性組織炎、靜脈栓塞(血管堵塞)、腫瘤或癌症壓迫等嚴重問題相關,務必立即就醫評估。
2. 雙腳浮腫伴隨呼吸急促或體重突然暴增:這可能是心臟、肝臟或腎臟功能異常的徵兆,也應迅速尋求醫師診斷。

面對水腫困擾,專家建議可採取以下居家舒緩與預防方法:
1.抬腳運動:類似呂文婉嘗試的,可使用砂包或1/3長度的板凳,將腳舉高,一天約300下,有助於促進循環。
2.夾軟球運動:看電視或滑手機時,可在雙腳間夾一顆軟球,透過夾緊的動作鍛鍊腿部肌肉。

📝【更多新聞】👉「神級止痛藥」恐成胃潰瘍元兇!「這狀況」吃止痛藥後果最嚴重!
📺【FastTV飛速看】👉734 《醫學大聯盟》
▶️【好推薦】👉雙胞胎長太像展瑞害展榮挨罵!馬力歐痛到打針自創雨傘按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