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微糖仍含5顆方糖! 醫曝手搖飲危害:長期喝恐釀「少吃也易胖」

發布時間:2025/08/24 14:31:29
更新時間:2025/08/24 14:31:29
FaceBookCopyLine
微糖仍含5顆方糖! 醫曝手搖飲危害:長期喝恐釀「少吃也易胖」

圖、文/周刊王

台灣手搖飲店愈來愈多,不少人為了解饞、放鬆心情,常常會來上一杯。對此,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就指出,即使選擇「少糖」或「微糖」,仍會喝下不少方糖的糖分,「這些糖大部分來自果糖或高果糖玉米糖漿,對身體的影響並不是『少一點就安全』!」

李思賢表示,正常人的血糖大約是100 mg/dL,換算起來差不多是0.1%的濃度,而以一個成年人全身約5公升血液來計算,總共也只有5公克葡萄糖,大約是一小匙糖的量;如果把血糖濃度換算成同樣容量的飲料,一杯700 mL的血液裡只含有約0.7公克葡萄糖,也就是一小撮糖粉,但700 mL全糖手搖飲卻含有超過70公克糖,兩者濃度差了100倍。

李思賢指出,以700 mL手搖飲為例,少糖約含50公克糖,約等於12至13顆方糖,而微糖約有20公克糖,大概是5顆方糖的量。

李思賢直言,「你的血液平常只含著『不到1顆方糖』的葡萄糖量,但一杯飲料卻像瞬間倒進去10幾顆甚至20幾顆方糖,這就是為什麼糖飲料會成為血糖控制的大敵」、「突然倒進來這麼大量的糖分,等於一下子把全身血糖的總量推高十幾倍,胰島素和肝臟必須馬上全力出動來處理」。

此外,李思賢也曾發文提及,手搖飲的糖大部分來自果糖或高果糖玉米糖漿,對身體的影響並不是「少一點就安全」,而果糖與葡萄糖最大的差別,在於幾乎沒有剎車機制,導致ATP大量消耗並生成尿酸;尿酸會增加氧化壓力、損害粒線體、降低脂肪燃燒效率,長期下來,粒線體的數量與功能下降,基礎代謝率變低,形成「少吃也容易胖」的惡性循環。

李思賢示警,果糖還會讓大腦出現「瘦素阻抗」,破壞飽足感的控制,讓人在熱量充足甚至超過的情況下,仍覺得想吃東西;相關動物實驗也發現,這種阻抗會在體重上升前就發生,一旦接觸高脂或高熱量食物,體重增加的速度會遠高於正常情況。

李思賢也提醒,不要以為少糖或微糖是「安全範圍」,一杯微糖手搖飲的糖量,就會讓身體開始偏向儲存脂肪的狀態,最好還是減少所有形式的含糖飲料,改成無糖茶飲或氣泡水,必要時以羅漢果糖、甜菊糖、阿洛酮糖等天然代糖替代。

李思賢建議,應該多喝水、選擇原型食物、增加蔬菜與蛋白質、維持良好睡眠與運動習慣,才有機會把被果糖打開的開關關上,就算每天只喝一杯微糖飲料,也可能慢慢讓自己代謝失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