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中國大陸江蘇南通市中醫院近期開設了一個專門治療「渾身不得勁」的門診,針對民眾長期疲倦、睡眠品質不佳、胸悶氣短等症狀提供診治。這個門診自8月上旬推出以來,掛號人潮踴躍,不僅有中老年人,還出現大批二、三十歲的年輕患者,顯示「健康亮紅燈」的情況正快速年輕化。
綜合《羊城晚報》與《快科技》報導,醫師指出,許多年輕人因工作壓力大、節奏快,下班後又報復性熬夜,導致身體得不到足夠休息,白天依然精神不振,甚至失去運動動力,進而陷入惡性循環。這些症狀雖不足以構成疾病診斷,但已反映出身體處於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不穩定狀態,需要高度警覺。
專家說明,這類狀況常見表現包括:
- 身體症狀:疲倦乏力、頭痛頭暈、胸悶心悸、肌肉關節酸痛、消化不良、便秘或腹瀉、容易感冒、眼睛乾澀。
- 心理症狀: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急躁易怒、焦慮不安。
醫師提醒,這些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若未及時調整,長期下來恐演變為真正疾病。在治療方面,中醫採取「治未病」的概念,會依照體質提供湯劑、代茶飲、膏方等調理方法,並結合針灸、拔罐、貼敷等外治,協助調和氣血陰陽,改善睡眠、緩解疼痛。
專家強調,預防遠比治療重要。要擺脫這種「不得勁」的狀態,應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勞逸結合、適度運動,並保持均衡飲食。少鹽少糖,增加高蛋白食物、新鮮蔬果與魚類,才能補充必要營養與維生素。
醫師呼籲,一旦出現長期疲勞與睡眠障礙,不應輕忽,更不該以為只是小毛病,應及早就診,避免健康從「亮紅燈」走向真正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