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菱傳媒
(菱傳媒/綜合報導)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於22日搜查了總統川普首任任內的國家安全顧問波頓在馬里蘭州的住宅及其位於華府的辦公室,引發高度政治關注。根據CBS等美國電視台最新掌握的消息,內部人士表示、此次大搜查似乎和某種機密檔案有關。
圖、文/菱傳媒
(菱傳媒/綜合報導)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於22日搜查了總統川普首任任內的國家安全顧問波頓在馬里蘭州的住宅及其位於華府的辦公室,引發高度政治關注。根據CBS等美國電視台最新掌握的消息,內部人士表示、此次大搜查似乎和某種機密檔案有關。
FBI局長帕特爾在美東時間22日上午7時03分於X發文:「沒有人凌駕於法律之上......FBI幹員出任務中。」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轉發帕特爾上述貼文時附註:「美國的安全沒得商量。正義將獲伸張。永遠如此。」
綜合《紐約郵報》、國家廣播公司(NBC)、美聯社等媒體22日報導,這次行動的主因並非外界所猜測的出版爭議,而是鎖定波頓於白宮任內涉嫌利用私人電子郵件伺服器,將「高度敏感」的國家安全機密文件傳送給家人。
根據《紐約郵報》引述川普政府官員說法,這次突襲由FBI局長帕特爾(Kash Patel)下令,探員於上午7點抵達貝塞斯達住處,稍晚在法官簽署搜查令後進入其辦公室。
據美國高級官員透露,此案最早於2020年啟動,調查重點為波頓是否以私人信箱向妻女傳遞國安機密資料。該調查在拜登政府時期曾遭凍結,直到帕特爾接任FBI局長後於今年2月重啟。
辦案人員懷疑,波頓在2019年9月被解職前擔任國家安全顧問期間,即已涉及相關行為,甚至以家人作為「中間人」傳送機密情報。
現年76歲的波頓,擁有耶魯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打從雷根總統時期就進入政府工作,歷任國際組織事務助理國務卿、司法部助理部長、駐聯合國代表等職務。他在2018至2019年擔任川普政府第三任國家安全顧問,離職後,他出版《發生的房間》(The Room Where It Happened)回憶錄,痛批川普為「情緒不穩、對政策極度無知」的領導者,並揭露白宮內部決策過程。
2020年出版前夕,川普政府司法部曾提告試圖阻止發行,指控書中包含機密資訊,違反其任職時簽署的保密協議。當時聯邦法官雖允許出書,但也裁定波頓「極可能危害國家安全」。
但據《CNN》報導,這次搜查與該書並無關聯。知情官員表示,雖然搜查令中有提及回憶錄,但僅為描繪波頓的行為模式,強調本案獨立於出版爭議。
白宮方面則強調,川普總統對此次行動「事前毫不知情」。川普解釋,司法部一向與白宮保持距離,特別是在處理涉及國內政治的案件上,自己「本可以知道」,但選擇不事先過問。
對此,國際政治觀察家方恩格律師則直言,波頓是非常挺台、親綠營的美國保守派人士,賴清德政府和外交部會與波頓切割嗎?
更多新聞:
川普再當老大!美、俄、烏和平協議啟動 歐盟、北約成員國領袖歷史性白宮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