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菱傳媒(施威全/淡江大學政經系全英文學程兼任助理教授_
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烏克蘭處境更是每況愈下,在俄羅斯聯邦庫斯克州(Kursk Oblast)戰場上,烏克蘭軍事節節失敗,斷送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俄羅斯「以地易地」的所有籌碼。
烏克蘭軍隊在2024年8月一度跨足邊界,入侵庫斯克州,這是俄羅斯聯邦中央的管區,烏克蘭一度在此掌控數十城鎮聚落。澤倫斯基今年2月曾透過英國〈衛報〉和烏克蘭〈基甫獨立報〉表示,如果川普成功促成烏克蘭和俄羅斯的談判,他計劃交換領土,拿烏克蘭佔領的俄羅斯土地換取俄羅斯佔領的烏克蘭領土。
但是今年3月俄羅斯的反擊成功,取回大部份被烏克蘭佔領的城鎮,戰線節節向烏克蘭邊界推進;今年年中烏克蘭完全從該戰場撤退,澤倫斯基原先以地換地的主張完全沒籌碼。
烏克蘭本就受限於大局。對俄羅斯而言這是場局部戰爭,大部份的俄羅斯人民生活影響有限,而烏克蘭則全國皆兵,是場全面戰爭,戰爭愈久,支撐欲困難。
但烏克蘭處境近來愈來愈糟,則與川普的作為有關。包括:暫停或延遲供給軍備、釋放訊號表示可以接受烏克蘭割地止戰、與北約組織各國步調不一致。相較於美國前總統拜登架構穩固的國際體制,川普以為只要能拉著普丁談,就一定能談出結果。
川普喜歡搞元首外交其來有自,自以為是、親自上陣直接應對,自認談判高手實則是沒底蘊的老粗。老粗背後是經濟、軍事強大的美國,但老粗自認為天縱英明。前比利時外交部長德許赫特(Karel Lodewijk Georgette Emmerence De Gucht),曾任歐盟國際合作、人道主義援助和危機應對專員,他提醒歐洲諸國,瞧不起川普、嘲諷川普是弱智並無濟於事,仍必須面對美國的堅實力量。
川普自豪其元首外交手段,讓他很自信地在競選時宣稱就職第一天就可以結束俄烏戰爭,這樣的口氣、路術等於自綁手腳,也自掀底牌,讓俄羅斯知道,基於美國自身的內部政治和川普的個人目標、私人利益,川普必須愈早結束戰爭愈好。川普有結束戰爭的壓力,而普丁堅不妥協──堅決不在沒前提的情形下與烏克蘭上談判桌,並要求烏克蘭須事先表態願意放棄領土──川普只能對烏克蘭施壓,包括屢次表達烏克蘭應該接受部份領土被佔領的事實,要求烏克蘭以領土交換和平,甚至在與北約歐洲領袖的8月18日會議前夕,公開表態「如果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願意,他幾乎可以立即結束與俄羅斯的戰爭,或者他可以繼續戰鬥。」言下之意,烏克蘭應該投降於現況。
川普暴露自己的底線,把烏克蘭逼到牆角。
川普8月18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超級八」會議,召見了澤倫斯基與歐洲領袖,英國首相、義大利總理、歐盟執委會主席、德國總理、法國總統、芬蘭總統、北約秘書長看起來像是臨時拉椅子坐在川普辦公桌前,川普則一人大辣辣地坐在桌後。這場史無前例,儀式粗鄙的峰會,延續川普強勢表演、公開羞辱的風格,但台灣不少媒體卻搞錯方向,例如〈聯合新聞網轉角國際〉稱「順利結束」,只著眼於此次會議不像之前川普與副手范斯合力訓斥澤倫斯基的尷尬;定調「歐美將協調提供烏克蘭安全保障」,則只是看到新聞表面。相較之下,英國〈衛報〉與眾歐洲智庫的分析務實多了,認為這樣的政策宣示,只是口頭表態,無法短期落實,因為:一、美國已表態不會派兵駐軍烏克蘭;二、北約諸國態度含糊,若再發生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沒有國家願意清楚表態將派兵協助烏克蘭;三、北約駐出兵烏克蘭絕對踩到俄羅斯的紅線。俄羅斯立場是,拒絕任何以北約部隊駐紮烏克蘭作為安全保障的方案,俄羅斯外長也說:「俄方能接受的前提,是對烏克蘭的安全保證必須在平等基礎上提供,並且要包括中國、美國、英國和法國等國的參與。」俄羅斯發動侵略烏克蘭戰爭,理由之一是擔心北約勢力進入烏克蘭,怎可能同意先息火讓北約勢力入侵烏克蘭?
俄羅斯的態度是,要就大家一起入侵、佔領烏克蘭。
〈衛報〉俄羅斯事務記者紹爾(Pjotr Sauer)分析安全保障方案,不認為「超級八」真的有具體進展,而是「讚美和感謝(川普)的儀式持續了整整一天」,「在白宮發生的許多事情看起來不像是為了結束衝突而進行的認真規劃,倒像是為了一個觀眾(川普)而進行的表演,說服川普俄羅斯是和平的障礙。」
歐洲諸國一直告訴川普「問題在俄羅斯」,就是怕川普把烏克蘭賣了。如同德國總理梅爾茨會後的說明:「我首先指出,真正的談判只能在烏克蘭親自參與的峰會上進行,而此類會議『只有在戰火停歇、武器聲息的情況下才可能』,我已向川普再次重申這項要求。」
川普的路徑圖,就是要賣掉烏克蘭換取和平;而烏克蘭目前最主要的政治籌碼,是北約歐洲國家的支持,牽制住川普。解讀歐洲「超級八」赴白宮開會,不能只看到各國領袖們發言的表面意義,以為歐美立場一致,各國都對川普 心悅誠服,其實他們主要目的在力阻川普賣掉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