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川普用「國安關稅」取代外交工具!學者嘆:把印度推向中國 金磚5國更團結

發布時間:2025/08/21 14:04:03
更新時間:2025/08/21 14:04:03
FaceBookCopyLine
川普用「國安關稅」取代外交工具!學者嘆:把印度推向中國 金磚5國更團結

圖、文/周刊王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曾在競選過程中承諾,要透過關稅來振興美國工業,把工作帶回國內,並「讓美國再次偉大」。然而在其上任超過半年後,專家表示,川普的關稅大棒正日益被當作政治武器來揮舞,而不是傳統外交手段的替代品。

據英媒《衛報》報導,目前川普的主要目標是印度。由於雙方無法達成貿易協議,川普看來準備兌現威脅,對新德里(Delhi)再加徵25%的關稅,使總關稅達到50%,這將與巴西並列成為美國對全球課徵的最高稅率。

此舉與過去美國的印太戰略互相背離,剛上任的川普2.0政府起初似乎有意延續美國兩黨建制派多年的努力,深化與印度的關係,以抗衡中國的地緣政治影響。如今,川普卻將關稅用來威嚇那些他自認為頑固的盟友。對川普而言,關稅不再是一種經濟脅迫工具,而是政治武器。

美印雙方已經進行過5輪貿易談判,但新德里仍不願向華盛頓低頭妥協,開放龐大的農業和乳製品市場。原訂於下週初的談判更突然被取消,因為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正努力反抗川普的要求:停止從俄羅斯購買石油。美國聲稱,這些採購正在助長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對烏克蘭的戰爭。

然而,迫使印度擺脫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約佔印度總供應量的35%),與川普最初宣稱的關稅政策目標互相矛盾,也就是將製造業帶回美國並重新平衡貿易逆差。

「關稅有非常明確的目的,那就是保護本國產業免受競爭衝擊。」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國際安全研究中心(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的羅洛博士(Dr Stuart Rollo)說:「但這次並不是這樣……它已經轉變為一種地緣政治的強制工具。」

川普本人也承認了這一點。除了威脅對印度加徵額外25%的關稅,以懲罰其繼續購買俄油之外,川普還把對加拿大課徵的35%關稅,與渥太華是否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地位的議題掛鉤。

至於巴西,由於該國是全球罕見對美貿易呈現逆差的國家,因此川普解釋說,對巴西徵收高達50%的關稅,是因為其政治盟友、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正因2022年總統大選落敗後策劃軍事政變而受審。

川普的首席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甚至為這些赤裸裸的政治性貿易威脅創造了一個新的名詞:「國家安全關稅」(national security tariffs)。

民主黨籍參議員墨菲(Chris Murphy)在4月於《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撰文,直白地指出,這些關稅並非經濟政策,而是「迫使對總統效忠的手段。」

雪梨大學的羅洛博士表示:「這是1種美國試圖強迫更多國家,重新臣服於其全球領導地位的方式,尤其是在華府實際影響力和吸引力正在減弱之際。」

某種程度上,這並非全新的現象。前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也曾利用貿易限制,在地緣政治緊張加劇之際,限制中國獲取先進半導體的能力。

然而美國紐約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米特拉(Devashish Mitra)指出,對許多印度人來說,美國因購買俄油而制裁印度,顯然不合邏輯、缺乏深思熟慮,甚至可能把印度推向中國。

「印度確實曾把美國視為盟友。」米特拉說:「美國也曾仰賴印度作為該地區抗衡中國的力量,因此具有巨大的地緣政治重要性,但川普似乎並不看重這些。」

本週,中國外交部長正在新德里展開會談,而莫迪預計也將在月底前往上海,這是他7年來首次訪華,也是佔全球GDP40%的「金磚5國」(Brics,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與南非)近年來關係日益緊密的最新例證。專家認為,這正是對川普激進貿易政策的回應。

對未來的美國政府而言,想要重新贏得這些國家的信任將會變得相當困難,因為川普的升級版貿易戰,正與其政府拆解美國全球治理工具的行動同時進行。從大規模裁撤國務院人員,到削減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對外援助計畫,美國的外交工具箱已大幅縮水。正如羅洛博士的觀察,「關稅已經取代了美國所有的外交能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