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泰柬邊境沉寂3週!外宣戰仍持續升溫

發布時間:2025/08/21 10:59:28
更新時間:2025/08/21 10:59:28
FaceBookCopyLine
泰柬邊境沉寂3週!外宣戰仍持續升溫

圖、文/周刊王

泰柬邊境已沉寂3週,但2國之間的政治口水戰仍在激烈交鋒,雙方都在爭取國際輿論支持,同時鞏固國內民心。然而在泰國,一種普遍的觀感是:他們正在輸掉這場資訊戰。

據《BBC》報導,「大家的印象是,柬埔寨更靈活、更積極,且更懂得操作媒體,」帕奇馬儂(Clare Patchimanon)在泰國公共廣播系統(Thai Public Broadcasting System)播客《媒體脈動》(Media Pulse)中表示,「而泰國總是慢了一步。」

這場延續百年的邊境爭端在7月24日清晨急遽升溫。當時,柬埔寨率先以火箭砲轟擊泰國,泰國則以空襲回應。自此之後,柬埔寨政府背後有組織地發動社群媒體攻勢,並透過國家控制的英文媒體大肆散播各種指控與煽動性報導,其中許多後來被證實為假消息。

例如,他們宣稱1架泰國F16戰機被擊落,還附上1張燃燒墜落的飛機照片,但實際上那是來自烏克蘭的影像。另一則指控稱泰國使用毒氣,配上的照片則是1架滅火機投下粉紅色阻燃劑的場景,實際拍攝地點在美國加州野火的現場。

泰國方面則發布了官方聲明回應,但多半只是數據說明,來源還來自不同部門,包括軍方、地方政府、衛生部與外交部,彼此之間缺乏統一口徑。曼谷政府未能有效凸顯關鍵事實,也就是柬埔寨才是首先使用火炮的一方,其攻擊已造成數名泰國平民喪生,應對衝突升級負責。

這一困境與泰國內部政治分歧有關。由爭議富豪塔克辛·欽那瓦(Thaksin Shinawatra)的為泰黨(Pheu Thai)主導的民選政府,與泰國軍方關係一向緊張。今年6月,這種矛盾被進一步激化。塔克辛老友、柬埔寨前總理洪森,公開了他與塔克辛之女、現任總理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的私人通話錄音。在錄音中,她請洪森協助化解邊境爭端,並抱怨當地泰軍指揮官不配合。

這段錄音引發泰國政治風暴,憲法法院甚至一度停職貝東丹,使政府威信在邊境危機升級之際嚴重受挫。相較之下,洪森毫無這類困擾,雖然他名義上已將權力交給兒子洪馬內(Hun Manet),但在統治柬埔寨近40年後,外界普遍認為他仍掌握實權。軍隊、執政黨與媒體皆牢牢在他控制之下。

至於他為何選擇與欽那瓦家族翻臉並不清楚,但外界認為他早已為更大規模的邊境衝突做準備。從衝突一開始,洪森就在臉書上頻繁發文,用高棉語與英文嘲諷泰國政府,並附上他身穿軍裝或研究軍事地圖的照片。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泰國這邊最活躍的角色:第二軍區司令帕德克朗中將(Lt. Gen Boonsin Padklang)。他正是貝東丹曾抱怨的軍官,其激烈的民族主義言論雖在泰國贏得不少支持者,但同時也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

研究柬埔寨政治的學者斯特蘭焦(Sebastian Strangio)指出:「洪森很聰明,他懂得利用泰國內部的分裂,還善於扮演受害者,這讓柬埔寨在國際舞台上擁有強大的輿論武器。」

泰國官員也坦言,他們難以對抗柬埔寨的資訊戰。泰國外交部副部長查里詹德拉(Russ Jalichandra)對向《BBC》表示 :「這與以往的資訊戰完全不同。我們所說的必須可信且能被證明。這是我們唯一能使用的武器,雖然這讓我們看起來反應不夠快,但我們必須堅持下去。」

泰國始終主張,邊境爭端應透過雙邊談判解決,並依循25年前成立的聯合邊界委員會(Joint Boundary Commission),不需外部介入。但柬埔寨卻希望將問題國際化。它率先把衝突提交至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並要求聯合國國際法院(ICJ)裁定邊界位置,這讓泰國陷入兩難。

泰國拒絕ICJ介入的官方理由,是不承認ICJ的司法管轄權。但更深層的原因,則是泰國對1962年ICJ敗訴的歷史記憶。當年,柬埔寨控告泰國非法佔領「普里維希神廟」(Preah Vihear,泰語稱Khao Phra Viharn),最終勝訴。泰國軍政府雖極度憤怒,但在外交官的勸說下不得不接受裁決。這段屈辱的歷史至今仍是泰國政治的痛點,使其難以再接受ICJ介入。如今,洪森又將泰國描繪為「違抗國際法」的一方。

對此,泰國則以「地雷」反擊。兩國皆簽署《渥太華公約》(Ottawa Convention),禁止使用反人員地雷。柬埔寨因長年深受地雷危害,獲得大量國際援助,如今卻被泰國指控在邊境重新埋設地雷,導致多名泰國士兵受傷。

起初柬埔寨否認,稱那些是1980年代內戰時期的舊地雷。但泰國隨即邀請外交官與記者赴邊境現場,展示其排雷部隊所回收的彈藥,其中包括大量俄製PMN-2地雷,有些甚至是全新的。泰國進一步呼籲《渥太華公約》其他簽署國向柬埔寨施壓,並要求各國停止對柬埔寨排雷計畫的資助。

柬埔寨則反擊,指控泰國使用集束炸彈與白磷彈,並聲稱泰軍砲擊損毀了「普里維希神廟」,雖然泰國軍方堅決否認。隨著雙方不斷互相指責,邊境爭端幾乎沒有任何實質進展。斯特蘭焦也總結:「雙方都將邊界視為神聖的國界線,這種象徵意義極其重大,涉及國族認同的核心。在當下,沒有任何一方能後退一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