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如果治療過程中有任何問題,算不算醫療疏失?」一位網友氣憤道,家人患有高血壓,是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最近因傷口感染轉診至其他醫院,卻安排腸胃消化科醫師來處理,讓他感到相當傻眼。對此,臉書粉專「超級白急診醫師」就感嘆,「對病人太好,反而被反咬一口」、「看診醫師和收治醫師就是多想了一步,才換來這種結局」。
有位網友日前在Threads發文控訴,家人除了有高血壓、裝有心律調節器,同時也是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最近因傷口感染轉診到某醫院,打抗生素進行治療,「但問題是,主治醫師為什麼是腸胃消化科醫師呢?好歹也要是外科醫師或腎臟科、心臟血液等相關疾病科醫師吧!」
該網友也質疑,「如果治療過程中有任何問題,算不算醫療疏失?畢竟是消化科醫師來處理傷口感染的問題,同時病人也70多歲有心臟、腎臟等其他疾病問題,這樣的安排真的適合嗎?」
貼文曝光後,臉書粉專「超級白急診醫師」便PO文表示,這種情況一看就知道是排一般內科(或整合/老人科),這些科別通常相較其他科容易有病床,急診醫師就是看該名患者年紀大、共病多,不希望讓患者在急診等太久,加上可能抽血報告不算太差,才幫患者排這些科別的輪值醫師,「內科醫師本來就是經過完整訓練,腸胃科醫師不是只會看腸胃問題,常見感染、心衰竭、腎衰竭都得會處理,然後再依需要會診專科。」
「超級白急診醫師」感嘆,對病人太好反而被反咬一口,還遭公審說「亂塞科別,是醫療疏失」,若醫師真的只想省事,最簡單的做法是讓病人先在急診打完抗生素,等不到床就請患者回家,「反正你共病那麼多,也沒人想收。病人很可憐等不到床?對不起,愛莫能助。看診醫師和收治醫師就是多想了一步,才換來這種結局。」
「超級白急診醫師」直言,所以不要對病人太好、幫他們想太多,在健保制度下越努力、越容易被當壞人,最後大家才會發現,比起認真想解決問題,醫療圈裡最安全的生存法則就是「別多管閒事」,畢竟家屬永遠都會說那句經典台詞「病人原本好好的,被你們弄成這樣」。
「超級白急診醫師」也無奈道,「好啊,心臟腎臟有問題、感染也有,一進醫院就突然『好好的』?這種話也講得出口,真是荒謬到家。」
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紛紛在底下留言,「希望腸胃科主治有看到這一篇,趕緊會診其他科,讓其他科take over。真心這種就趕緊放生,醫療認知差距太大,本來沒醫糾,也會搞個不是醫糾的事出來,把自己累死」、「不要對某些特殊情況病人太好,會被反咬一口」、「人家考過內專才能拿消專的是在嫌三毀(什麼)」、「沒事啦,最好弄到所有醫護都轉職做不下去」、「沒有想想是什麼原因才收消化內科嗎?如果他們懂得人話,就不會讓家人變成這樣送醫院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