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持續三年半的烏俄戰爭,在美俄阿拉斯加峰會後,似乎有積極進展;雖然俄羅斯同意烏克蘭可以有「具體的安全保障」,但美國總統川普已經表明,最多只會向烏克蘭提供「空中支援」,但未來「絕不派遣地面部隊」進入烏克蘭境內。
什麼意思?川普在接受福斯新聞《Fox & Friends》專訪時指出:「歐洲國家願意派人上戰場,而我們願意協助他們,尤其可能是在空中方面。」他並未進一步說明細節。白宮新聞秘書莉維特也證實,空中支援「是一種可能性」,但與總統一樣未提供具體細節,但強調美國地面部隊「絕不會駐紮烏克蘭」,但會協調歐洲盟友,向烏克蘭提供「其他形式」的安全保障。
美國與盟友的「志願國家聯盟」昨(19)日展開會商,研議加強對俄制裁,並同意與美方成立計畫小組,擬定烏克蘭安全保障細節。北約軍事領袖也將於今(20)天開會討論烏克蘭議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將軍,預計線上參與。
俄羅斯方面,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表示,不排除任何會談,但強調任何領導人會晤「必須經過最周密的準備」。普丁則重申,「不會容忍」北約軍隊進入烏克蘭,並在與川普於阿拉斯加會面後,俄國依舊未放棄對烏克蘭領土的要求。
專家分析,俄羅斯可能利用冗長談判拖延戰事,以削弱美國壓力;同時,烏克蘭與歐洲盟友,亦努力避免成為川普「和平進程」的阻礙。有分析人士形容「大家都在小心翼翼地圍著川普走」,不過美國對安全保證的說法過於模糊,因此不應被視為「真正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