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弱老相殘2/長照3.0九月上路 民團提「類帳戶制」整合本外國照顧資源

發布時間:2025/08/19 09:06:33
更新時間:2025/08/19 09:06:33
FaceBookCopyLine
弱老相殘2/長照3.0九月上路 民團提「類帳戶制」整合本外國照顧資源

圖、文/周刊王

衛福部力推的長照3.0制度,九月一日將上路,從長照2.0以「長照機構」為主力,改回以「居家、社區照顧」為核心的長照模式。但民眾向CTWant反映,長照主管機關是「衛福部」,外籍看護主管是「勞動部」,受部會本位主義影響、兩單位仍逕渭分明、各做各,導致本國照護員、外籍看護人力無法整合,長照3.0恐仍無法滿足照顧者多樣需求,擔憂最終還是得步上自費聘請看護移工的老路,不僅徒增照顧者負擔,也讓政府不斷精進長照制度的美意大打折扣。

目前擔任企業中級主管的H小姐就對本刊表示,她曾想替在老家獨居母親,申請長照2.0的居家看護,每日兩小時,希望本國看護替80老母製作簡單午餐,協助母親洗澡。但長照機構表示人力吃緊,僅有下午4時到6時時段可選擇,因為老母無中飯可吃窘境難解,加上短期試用後發現,原本替母親提供服務的本土照護員,常因前一位被照護者狀況多被迫遲到,在得知本土長照機構禁用外籍人力的規定後,體恤本土長照員工作負擔沈重,她也不忍苛責。

H小姐直言,目前能完全配合家屬需求的本土、外籍看護很難找,她原本已認真思考請辭工作,回家全天候照顧母親,雖朋友與家人都反對,但自忖母親老了、體力急速衰退,她不時擔憂若母親洗澡跌倒,恐將成自己心中永遠的痛,這絕不是部份「反巴氏量表鬆綁」本土長照團體所言「別被孝順綁架」就能帶過的。所幸立院終於鬆綁巴氏量表限制,她不必再糾結是否辭職,已循勞動部管道替母親申請外看。

國內長者照顧逐漸形成「本土長照機構」對上「外籍看護」,雙方支持陣營壁壘分明,主管機關也未能統合,人力不足、無法彈性符合被照顧者需求,成為長照制度的隱憂(圖/報系資料照)
國內長者照顧逐漸形成「本土長照機構」對上「外籍看護」,雙方支持陣營壁壘分明,主管機關也未能統合,人力不足、無法彈性符合被照顧者需求,成為長照制度的隱憂(圖/報系資料照)

長照3.0將在9月上路,但不少民眾仍認為聘請外籍看護,花費較少(約是全月請本土看護一半的費用)且較能因應照顧者所需,至於政府投入大把預算建立的本土長照體系與全由民眾自費支付的外看孰者為優,也一直引發見仁見智的辯論。但回顧長照1.0從2007 年陳水扁政府開始推動,2016年由長照2.0接手,2025年改推3.0,不難發現長照的核心在這30年從最原本的「在家安老」,演變到「扶植長照機構」,然後現在又重回「社區、家庭」為主,凸顯長照政策隨著超高齡化日益嚴重,衍生的方方面面也越來越複雜棘手。

台灣失能者家庭暨看護雇主國際協會理事長、義守大學助理教授張姮燕指出,長照政策受政黨競合、部會本位主義影響,導致多數民眾只能在「免費本土長照資源」與「自費外籍看護」擇一,一旦出現類似80歲以上長者免巴氏量表這類回歸人性為主的開放作為,就常要面對來自長照機構資方的質疑,重症重障者更怕外看將據此要求加薪「否則將跳槽照顧更健康長者」陰影,但長者就算自費請外看,也仍得面對外界「你能跑能跳為何要請看護」冷言冷語,「弱老相殘」處境令人唏噓。

張姮燕斷言,少子化問題難解,長者照顧需求只會日益擴大而更艱難,但挺開放外看聘僱與力挺本土長照兩股勢力,卻仍逕渭分明、持續對峙,從勞動力運用的角度看,其實很可惜。

朝野政治角力對於長照制度走向也產生關鍵性影響,張姮燕提出彈性長照資源整合方案彈性長照資源整合方案的構想,盼望朝野能支持由家庭自由選擇最適合的長照方案,讓長照制度更貼近「以人為本、彈性自主、預防優先」的目標。圖為立院審查法案時朝野對峙場面。(圖/方萬民攝)
朝野政治角力對於長照制度走向也產生關鍵性影響,張姮燕提出彈性長照資源整合方案彈性長照資源整合方案的構想,盼望朝野能支持由家庭自由選擇最適合的長照方案,讓長照制度更貼近「以人為本、彈性自主、預防優先」的目標。圖為立院審查法案時朝野對峙場面。(圖/方萬民攝)

長照3.0放寬了外籍看護的補助限制,讓家庭可以更彈性地運用政府資源,實現混合照顧模式,原則上,聘僱外籍看護者可使用復康巴士接算,喘息服務(有條件)、社區服務站等長照服務,但仍不能使用多數長照3.0提供的資源,也對自費聘請外看的長者未必公平。

她因此提出「彈性長照資源整合方案」構想,建議將「長照」改為「類帳戶制」,把外籍看護視為長照體系的一環,由政府提供統一長照額度,讓失能者家庭依需求,自行選擇適用資源,重症重障患者失能程度越嚴重,獲得政府長照補助資源越多。經費來源除了政府長照基金(長照2.0預算約600億元),也可透過稅收(如菸捐)補充,經濟弱勢家庭獲得的額度可另加成20%,確保社會公平。

張姮燕說明,方案核心在於「家庭自由選擇適用長照」,若使用包括喘息服務等本土長照資源,就從帳戶中記點扣除,若仍需自費聘請外籍看護者,使用不完的長照額度可換現金適度補貼聘外看支出(目前雇主全需自費),打破現行「聘僱外籍看護即限縮本土長照服務」的限制,並結合藍綠白漸有共識的「長照保險」實施,讓民眾成為「長者」時,都能有筆長照金、失能金,確保終身都可得到妥善照顧,而未參加保險者,就只能根據政府提供的長照額度使用長照資源,用完後就僅能自己負擔照顧開銷。她強調,長照要顧及層面千頭萬緒,但只有傾聽更多民意,打造彈性多元的照顧網路,才可能真正讓長者活得有尊嚴,並減輕照顧者負擔,避免珍貴勞動力浪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