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立院三讀修正《就業服務法》,放寬80歲以上長者,可免經專業醫療評估(巴氏量表)申請外籍看護(簡稱「外看」),該政策是2024年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重要政見,民意支持度頗高,惟綠營強烈反對,勞動部在法案三讀後,讓長者及家屬又多等了半年「研議」,並在8月1日正式上路前曾嚴重警告「將新增10萬長者申請外勞、恐嚴重衝擊重症家庭」,多個照顧團體與綠媒更呼應、引述勞動部長說法,一時間,已申請外看的本國雇主人心惶惶,就怕新制實施,申請數量爆發,屆時家中外看「棄重就輕」,寧可跳槽照顧「健康」長者,對藍白修法反萌生抱怨。
立院三讀修正《就業服務法》,放寬80歲以上長者,可免經專業醫療評估(巴氏量表)申請外籍看護(簡稱「外看」),該政策是2024年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重要政見,民意支持度頗高,惟綠營強烈反對,勞動部在法案三讀後,讓長者及家屬又多等了半年「研議」,並在8月1日正式上路前曾嚴重警告「將新增10萬長者申請外勞、恐嚴重衝擊重症家庭」,多個照顧團體與綠媒更呼應、引述勞動部長說法,一時間,已申請外看的本國雇主人心惶惶,就怕新制實施,申請數量爆發,屆時家中外看「棄重就輕」,寧可跳槽照顧「健康」長者,對藍白修法反萌生抱怨。

沒想到,免巴氏量表政策在8月1日正式上路後,勞動部迄今都未對外說明「是否真有大批長者申請外看」,連符合資格的新申請者人數都列為最高機密。外界一頭霧水之餘,更好奇是否有「政治考量」,官員才賣力喊「狼來了」,卻沒料到,實際申請不如預期,尷尬之餘只能先「蓋牌」,以免讓賣力反對823大惡罷的藍白又撿到槍。
勞動部雖未公布實際申請長者人數,但因勞動部對免巴氏量表新增限制,無急重症醫療證明的80歲以上長者,要申請外籍看護,仍要「自行」在「台灣就業通」網站登記徵求本國看護員7日,再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完成審查,確實完成「本國求才登記」,拿到「求才證明序號」,才能進行後續申請外籍看護程序(原本在8月1日前完全不准申請)。
外界據此推估,若以8月首週台灣就業通新增「登記求才(本國看護員)人數」約182位雇主,合理推估,免巴氏量表上路首週,無醫療證明,也就是官方、民團曾質疑「能跑也能跳的80歲以上長者」,免巴氏量表申請外看人數,最多也應不會超過182人。不過,市場上另有一說,指勞動部小道消息指首週申請者超過千人,還說就算請立委調數字,勞動部都以「統計中」婉拒。
勞動部解釋,新制上路初期,統計數字不夠精準,僅知申請者增,探詢新制人多,仍需觀察1個月後,才能知道新制對外看制度的影響。曾引用勞動部「增10萬人」數據反對「免巴氏量表政策」的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則仍說,新制實施後,多出53萬人沒失能、失智長者「可以」申請外看「是確定的」,僅看第一週數字下定論太快了,至少要觀察半年以上才能知道,但如果證明申請者不如預期「我當然很開心」。
外勞仲介業者受訪時說,按照常理,新制上路初期,應是案件量高峰,若真像媒體披露,新制上路首週申請者不到200人,推估第一個月新增申請人數可能不會超過2000人,判斷全年下來,距勞動部推估10萬人仍「很遙遠」,好奇勞動部何以推估出此嚇人數字?
失能者雇主協會理事長張姮燕分析,若家中有80歲以上長者長照需求,一般人會先評估自行照顧、使用長照資源等各種方式,都走不通時,才考慮聘僱外籍看護,畢竟請外看,要自行負擔薪資、提供食宿等,官員、民團擔心「沒需求」(健康長者)也聘移工,其實人數會非常少,因此,應不會有所謂的「10萬大軍」等著申請。何況80歲長者就算看起來健康、不小心跌倒就非常嚴重,這些長者該得到什麼照顧,應由親人全權選擇、決定,而非無相關者質疑她們「還能跑能跳」,就限縮家屬選擇權,用低估80歲長者被照顧需求、成就「重症罕病」被照顧權,演變成「弱、老對決」的零合慘劇。

國民黨立委廖偉翔指出,台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醫療需求增加,人口結構失衡,若不妥善應對,將導致整個世代負擔跟痛苦,80歲長者以及70到79歲癌症二期免評巴氏量表,就是「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的福國利民政策。雖然任何政策實施後都有修正精進的空間,但若根本不開放民眾選擇,也不必奢談再精進,期盼勞動部儘速整理新制統計數據,及民眾對新制的滿意度調查,做為國家長照政策再精進的參考,讓長者都能得到最妥適照顧,安享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