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你每天都喝進塑膠!喝水加「這一動作」 塑膠微粒大減90%

發布時間:2025/08/18 17:37:34
更新時間:2025/08/18 18:04:54
FaceBookCopyLine
你每天都喝進塑膠!喝水加「這一動作」 塑膠微粒大減90%

圖、文/引新聞

(記者張芸瑄/綜合報導)飲用水中的微塑膠污染問題已成全球關注焦點。食安專家楊世煒在臉書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指出,研究發現,一瓶500毫升瓶裝水可能含有高達10萬顆微塑膠顆粒,且多數為奈米級,即使是自來水也不安全,已有多國檢測出微塑膠殘留,促使部分先進國家開始立法監控相關濃度。楊世煒強調,亞洲與非洲地區自來水的微塑膠濃度尤為嚴重,長期恐對健康造成不小影響。

(記者張芸瑄/綜合報導)飲用水中的微塑膠污染問題已成全球關注焦點。食安專家楊世煒在臉書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指出,研究發現,一瓶500毫升瓶裝水可能含有高達10萬顆微塑膠顆粒,且多數為奈米級,即使是自來水也不安全,已有多國檢測出微塑膠殘留,促使部分先進國家開始立法監控相關濃度。楊世煒強調,亞洲與非洲地區自來水的微塑膠濃度尤為嚴重,長期恐對健康造成不小影響。

示意圖/研究發現,一瓶500毫升瓶裝水可能含有高達10萬顆微塑膠顆粒,且多數為奈米級。(擷取自 freepik)

他指出,已有科學證據證實,微塑膠顆粒可穿越腸胃道進入血液,進而擴散至各個器官。更有研究發現,微塑膠已被檢出存在於人類血液、胎盤、母乳、肺部,甚至大腦與精液當中,顯示其高度穿透性。這類顆粒帶來的健康風險包括誘發氧化壓力、基因毒性、慢性發炎、細胞壞死與凋亡,不僅可能導致組織受損與纖維化,也提高癌變風險,同時還會破壞腸道菌相穩定,干擾免疫與代謝功能。

針對民眾關心的自保方式,楊世煒提出一項簡單又有效的建議:煮沸飲用水。根據中國廣州醫科大學的研究,只要將水煮沸,再放涼或過濾,就能去除高達九成的微塑膠顆粒。研究指出,這項方法的原理在於加熱過程中會產生碳酸鈣結晶,能吸附微塑膠並隨之沉降至鍋底,形成日常常見的白色水垢。即使未過濾,大多數微塑膠也會沉積在鍋中,不易隨水一同被飲用,這也說明「煮開水」這個看似平凡的動作,實際上具備強大保護效果。

此外,台灣水質硬度較高,北部約在100,南部甚至可達200以上,這樣的條件反而有利於煮沸後產生更多碳酸鈣結晶,使去除效果更佳。楊世煒補充表示,只要再搭配濾水壺或濾網使用,就能進一步提高安全性,有效阻擋微塑膠進入口中。

更多引新聞報導
「韓版納粹集中營」真相重現!3.8萬人淪性奴隸、關10年吃餿水
家人目睹驚悚瞬間!53歲父親慘遭鱷魚叼走 村民拚死搶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