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林逸民
八月八日是台灣的父親節,如今又有一個新的歷史意義,就是台灣的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與日本醫師會簽署「台日兩國醫師會友好協定」,這是八十年來,台日兩國醫師會首度締結國對國的姐妹會關係。而緊接著隔日是另一個八十年來首度,那就是八月九日的長崎原爆紀念,長崎市首度邀請台灣駐日代表李逸洋出席在和平公園舉行的原爆八十周年和平紀念典禮。
這兩個八十年來首度,證明台灣的外交工作有長足進展。現任日本首相石破茂過去主張與一般評價被認為較親中,台灣對日本的外交突破並非「搭順風車」,而是民間與政府同心協力、鴨子划水,其中醫師會締結友好協定部分,個人親身參與,更明白這是群策群力的共同成果。
賴清德總統就任以來,台灣在外交上積極進取,不只有日本創下兩個八十年來的歷史時刻,在菲律賓也有重大突破,小馬可仕總統日前訪問印度,在媒體公開表示,若中國侵略台灣與美國爆發全面戰爭,菲律賓「不可能置身事外」而將「不得不介入」,此言相當於「台灣有事,就是菲律賓有事」,等同安倍晉三前首相的過往主張,而菲律賓從七月起也讓台灣人免簽入境。
在國際戰略共同抗中及入境條件上都能有所突破,外交部長林佳龍透露,這是積極革新方針,將戰略利益結合經濟利益與菲律賓協商,動之以情並許之以利,外交部同仁戮力合作,以此新概念,短期而能達成過去始終未竟的外交突破。
試想,台日兩國醫師會友好協定若是在討論階段就大肆張揚,勢必見光死;同理,台灣與菲律賓談到一半就對外公開說明談判方針、籌碼或是技巧,那還能不破局?感謝外交團隊的忍耐、紀律,而能拿出成果。如今對美國關稅談判正如火如荼,在野黨竟要求公開談判過程,想讓談判破局,這固然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卻仍有部分國人附和,認為對美談判要對人民作更多說明。
日本的前車之鑑在眼前,石破茂內閣的對美談判,就因太過遷就國內政治要求,差點陰溝裡翻船。台美談判正進入最關鍵階段,國人應耐心以待,當談判團隊的後援,談判團隊也應全力爭取最有利的條件,最後拿出成果,是為要旨。
(作者是總統府國策顧問、福和會榮譽理事長、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
本文經林逸民授權同意刊登
--
※〈民視論壇〉為公開投稿平台,投書言論不代表《民視新聞網》立場。
作者/林逸民,福和會理事長、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
責任編輯/蕭敏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