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近2成青少年難抗菸品誘惑 聯新國際醫分享5招轉移注意力

發布時間:2025/08/14 14:48:54
更新時間:2025/08/14 14:48:54
FaceBookCopyLine
近2成青少年難抗菸品誘惑 聯新國際醫分享5招轉移注意力

圖、文/桃園電子報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112年調查指出,有82.1%學生表示不吸菸,但仍有近兩成青少年無法抵抗菸品誘惑。尤其是造型吸睛、氣味新穎的電子煙與加味菸,在國中及高中職學生中曾經使用比例分別為3.2%和6.3%,最新一次取得電子煙主要來源包括有「家人親戚同學或朋友免費給的」、「網路販售平台上買的」及「跟同學或朋友買的」,顯示青少年抽菸狀況深受生活環境影響。


 羅錦祥也提供五種日常轉移注意力的小撇步,幫助青少年降低想抽菸的衝動。圖: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長期投入校園戒菸衛教的聯新國際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羅錦祥分享,在戒菸門診接受治療的民眾中,近九成於18歲前即接觸菸品並成癮,顯示青少年時期的人際互動,往往左右健康行為。研究顯示,若身邊多數朋友吸菸,青少年吸菸率可達40%,是沒有吸菸朋友者的12.6倍,顯示同儕壓力與情感認同是青少年接觸菸品的關鍵誘因。

 青少年對尼古丁特別敏感,比成年人更容易成癮,長期吸菸恐導致記憶與學習力下降、情緒不穩。圖: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羅錦祥提醒,吸入菸品後僅需7秒,尼古丁便會進入大腦,刺激多巴胺分泌,帶來短暫愉悅感,但由於代謝快速,容易造成反覆依賴。青少年對尼古丁特別敏感,比成年人更容易成癮,長期吸菸恐導致記憶與學習力下降、情緒不穩、焦慮甚至憂鬱,對身心發展影響深遠。

聯新國際醫院長期投入菸害防制工作,攜手國小、國中及高中舉辦多場宣導講座,守護學子健康。由於現行法規規定戒菸門診限18歲以上參加,院方每年與桃園市衛生局合作,開設為期4至6周的戒菸班課程。由家醫科醫師、心理師、戒菸個管師、營養師及運動醫學中心組成專業團隊,協助學生釐清吸菸動機,並打破「友情綁架」的迷思。課程中,羅錦祥曾協助一名因朋友影響而開始吸菸的學生,透過引導建立自我立場,勇敢表達不吸菸的態度,更邀請朋友一同面對菸癮問題,形成正向支持的同儕關係,展現戒菸班的正面影響力。

在戒菸過程中,最困難的關卡是「尼古丁戒斷症候群」,常引發焦躁、頭痛、腸胃不適或注意力不集中等強烈的不適,成為戒菸失敗的主要原因,羅錦祥呼籲,戒菸找人幫,尋求專業協助與心理支持,讓戒菸之路不孤單,更能提高成功率。

羅錦祥也說明常見的戒斷症狀與反應,如焦慮易怒,情緒低落憂鬱;精神不集中,煩躁不安;難以入睡、淺眠易醒及便祕等情況。他也提供五種日常轉移注意力的小撇步,幫助青少年降低想抽菸的衝動,深呼吸15次,慢吸慢吐幫助穩定情緒;喝一杯冷水,清涼感能壓抑吸菸慾望;用力伸懶腰或原地跳躍,釋放身體能量;刷牙或洗臉,使頭腦清醒,刷新感官;運動增加腦內啡,提升好心情,減少渴望。

為解決菸害問題,2023年《菸害防制法》新制正式上路,全面禁止電子煙製造、輸入、販售與使用,並將法定吸菸年齡提高至20歲,同時也提供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及Line官方帳號@tsh0800636363,由專業人員為民眾量身打造個人戒菸計畫。

羅錦祥特別提醒,電子煙與加味菸看似時尚,卻可能暗藏誤吸「喪屍煙彈」等有害物質進而染毒的風險。呼籲青少年從不吸第一口開始,守護自己未來的健康與夢想。勇敢拒菸、擺脫菸癮,才是新世代最潮的生活態度。

本文章來自《桃園電子報》。原文:近2成青少年難抗菸品誘惑 聯新國際醫分享5招轉移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