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中暑怎麼辦?專家分享中暑3階段應對方法+預防中暑技巧

發布時間:2025/08/13 06:48:00
更新時間:2025/08/13 06:48:00
FaceBookCopyLine
中暑怎麼辦?專家分享中暑3階段應對方法+預防中暑技巧
圖說:台灣夏天越來越炎熱,你的防暑措施準備好了嗎?

圖、文/潮健康 

不少人以為中暑時喝冰水能立即好轉,但專家提醒,過快的降溫方式可能增加心律不整等不適風險,建議以漸進方式降溫。《FJ豐傑生醫》營養師游子嫻解析中暑3階段的正確應對方法與預防重點,協助大家在炎炎夏日守護健康。

中暑的3大階段性症狀

輕度中暑:熱痙攣
在高溫下大量出汗、電解質流失時,可能引發肌肉不自主收縮,常見於手臂、小腿或腹部。
建議:立即補充水分與電解質,並移至陰涼處休息,通常可逐漸緩解,但仍需觀察自身狀況。

中度中暑:熱衰竭
出現頭暈、噁心、步態不穩、冒冷汗等情況時,可能已進入熱衰竭階段。
建議:立即停止活動、小口補水並避免曝曬,若症狀未改善或體溫持續偏高,應盡快就醫。

重度中暑:熱中暑
體溫可能升至40°C以上,並伴隨意識混亂、昏迷等症狀。
建議:熱中暑為緊急狀況,應立即送醫,避免延誤造成器官損傷或生命危險。

 

預防中暑的3大方法(國健署建議)

  1. 保持涼爽:穿透氣、淺色、寬鬆衣物,避免正午曝曬,選擇陰涼或通風處休息。
  2. 持續補水:每日飲用約1500毫升白開水,搭配富含水分的蔬果。避免含酒精、高糖及過冰飲品。
  3. 提高警覺:關注天氣預報,避開上午10點至下午2點烈日時段,戶外活動要適時休息與補水。

 

圖說:掌握中暑徵兆與應對方法,讓夏日活動更安全。

 

中暑常見 Q&A

Q1:哪些族群較容易中暑?
嬰幼兒、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密閉空間工作者,以及BMI ≥ 24者。

Q2:中暑時可以喝沙士嗎?
部分民眾會在飲品中加鹽補充電解質,但碳酸與高糖成分可能增加脫水風險,建議以白開水或低糖電解質飲品為優先。

Q3:中暑時可以吃普拿疼止痛嗎?
中暑屬體溫調節失衡,退燒藥無法直接改善核心體溫,建議由專業醫療人員評估後再使用藥物。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資訊分享,非醫療診斷或治療依據。症狀與反應因人而異,若有疑似中暑狀況,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延伸閱讀:

FJ豐傑生醫-部落格專欄

中暑喝什麼、吃什麼較快好?小心這時候喝水恐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