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
您是否還記得傳統製作假牙的繁瑣流程、長時間等待與不適感?隨著數位牙科技術日新月異,如今製作假牙不僅可以更精準、快速,甚至能夠「一日完成」!在2025年高齡產業展中,長庚醫院展出其領先全台的數位假牙成果,吸引眾多專業人士與長者家屬關注。其中,長庚醫院牙科部一般牙科系主任黃意方教授也特別出席,分享了數位技術在臨床上的實際應用與成功案例。
黃意方教授指出,傳統假牙需經過多次印模與試戴調整,從初診到完成往往需數週至數月,不僅耗時,也讓許多長者因反覆回診而感到不便。而在長庚醫院,醫師運用先進的數位口掃描儀搭配3D列印技術,能夠精準取得患者的口腔結構資料,進行個人化設計,現場即時製作出符合患者需求的假牙。這種新技術讓部分患者在「當天」即可完成假牙裝戴,真正實現快速又舒適的療程。
除了活動假牙的快速製作之外,長庚醫院也在「固定式假牙」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傳統固定假牙的製作,通常需要超過一週的時間才能完成。然而,透過長庚醫院透過數位設備的導入以及院內配置臨床牙技師,即使是技術要求更高的固定式假牙,目前也能做到「大幅縮短製程」。在長庚,對於四顆牙齒以下的固定假牙,多數情況下可在兩至四小時內順利完成,不僅節省患者寶貴的就診時間,更提升了療程的精準度與效率。
除了快速完成假牙之外,長庚醫院更展現數位醫療技術的另一創新突破——活動假牙數位重建。黃教授分享了一個特別的案例:一位高齡患者配戴了15年的活動假牙,雖已破損但仍習慣其形狀與咬合,對新假牙有適應困難。醫療團隊透過數位掃描與建模技術,成功複製並修復了原有假牙,在保留熟悉結構的同時強化其功能,讓長者能夠無縫接軌地恢復咀嚼能力,重拾飲食與生活品質。
這些創新應用不僅展現了科技突破,更是對高齡者生活品質的深刻關懷。許多年長者因牙齒缺失導致飲食受限、說話不清、社交自信下降。數位假牙技術能精準調整假牙的密合度與穩定性,幫助長者重新找回清晰的語言表達與自信笑容。黃教授強調:「透過數位科技,我們不只是提升醫療效率,更是在幫助長者重拾尊嚴與生活的主動權。」
除了病患的受益,數位化也大幅提升醫療團隊的作業效率。過去需外送牙模、長時間等待的製作流程,如今在診所或院內就能完成,大幅降低誤差與等待時間,同時減少多次回診的負擔,尤其對行動不便的長者更為友善。
長庚醫院身為國內醫學中心的先驅,早已將數位牙科技術全面應用於日常臨床服務中,從全口義齒、局部假牙到植牙牙冠設計,皆能以數位流程為基礎,提供更高品質、更客製化的治療方案。
隨著AI輔助設計、雲端病例管理等新科技的持續發展,未來的數位假牙服務將更加智慧與便利。黃意方教授表示,長庚團隊將持續精進,結合技術與人文關懷,讓更多長者不再懼怕看牙、不再忍受缺牙之苦,輕鬆踏上健康人生的新旅程。在這個數位引領的時代,假牙不再是費時又不適的代名詞,而是邁向精準、快速、舒適的微笑新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