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沈玉琳罹血癌!醫揭4警訊:中1個就要警覺

發布時間:2025/08/08 14:09:58
更新時間:2025/08/08 14:09:58
FaceBookCopyLine
沈玉琳罹血癌!醫揭4警訊:中1個就要警覺

圖、文/周刊王

57歲資深藝人沈玉琳6日公開證實罹患血癌,震撼演藝圈。對此,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巫康熙也指出,血癌是一種「很難了解」的癌症,但若出現以下症狀之一,包括:嚴重貧血蒼白、走路容易喘、不明原因的瘀青及發燒,就要懷疑可能是血癌,建議要抽血做進一步的檢查。

巫康熙醫師昨(7日)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血癌是一個即使對醫學生來說都難以完全掌握的疾病,網路上充斥著不少錯誤資訊,因此希望藉由這次機會,分享血癌和骨髓移植的正確知識。

巫康熙說明,血癌其實是由骨髓所產生的癌症。由於骨髓負責製造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當癌細胞佔據骨髓後,這些血球的製造便會受到干擾。紅血球不足會導致貧血,雖然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若惡化可能出現臉色蒼白、容易喘等現象。血小板低下可能會無緣由地瘀青;白血球異常則常伴隨發燒。他提醒民眾,若出現上述任一情況,都應警覺並儘早抽血檢查。

(圖/翻攝自Facebook/巫康熙醫師)
(圖/翻攝自Facebook/巫康熙醫師)

與其他實體腫瘤不同的是,血癌往往能透過抽血初步發現異常。巫康熙也特別強調,血癌種類繁多,治療方式各異,如今已進入基因診斷的時代,基因檢查在診斷與治療規劃中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有些血癌能使用標靶藥物控制病情,有些則必須倚賴骨髓移植才可能提高治癒率。

在他多年的臨床工作中,巫康熙也觀察到兒童血癌的治癒率普遍高於成人,他親自照顧過不少成功康復、甚至後來結婚生子的病童。而針對骨髓移植的議題,他強調,並非所有血癌病人都需要接受骨髓移植,但對於某些具有高風險基因或治療反應不佳的個案,骨髓移植便是重要的治療選項。

巫康熙進一步解釋,骨髓移植其實就是造血幹細胞移植。傳統上需要抽取骨髓,但如今大多數情況都改用「周邊造血幹細胞」來替代,其取得方式類似捐血,僅有短暫的注射疼痛,不會造成長期副作用。

談到配對問題,他指出,現今半吻合移植技術已大幅突破過去的限制,他所屬的團隊進行的半吻合造血幹細胞移植,其成功率已與完全吻合的成功率相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