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新北某安置機構發生多起性侵和猥褻案件,市議員鄭宇恩7日表示,根據目前已知資訊,相關案件發生後安置機構及社會局均僅展開社政內部通報作業,未通知警政系統介入調查;且所稱「相關院生獨立居住」並未落實,致有更多兒少受害;此外安置兒少的就學權益遭剝奪,也成本案兒少喪失向社會求助的機會。要求社會局對外說明疑慮,重新建構完善性侵事件處理程序,並由外部單位就該機構現況展開調查,以及案件相關兒少的追蹤與輔導。
鄭宇恩指出,本案系從K童母親在孩子遭安置後長時間未能與孩子聯繫,卻在會面前一天收到社工告知,「孩子涉及性侵害案件,已前往警局完成筆錄」,其餘資訊一概不明,遂向民意代表求助。
鄭宇恩表示,經調查發現,該機構最早自2月即發生有性侵害案件,而在6月中旬K童向生輔員反應遭H童性侵後,機構將K童改至獨居房,卻仍替H童安排室友,以致於後續再有Y童受害。甚至截至7月,H童仍與L生再度發生性侵案。社會局所稱「相關院生獨立居住」明顯未被落實。
鄭宇恩指出,機構中的安置兒少,明顯已經無法正確辨別身體自主,逾越性探索的容許範圍,部分更因為遭剝奪受教權,喪失向學校、社會求助的機會。鄭宇恩強調,社會局除了剝奪兒少受教權益、在機構監管上的失職,都值得被檢討。
鄭宇恩表示,依據內政部頒訂的「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性侵害事件處理流程」及「性侵害防治中心受理性侵害事件處理流程」,相關案件均需通報警政單位,但該機構目前發生的案件,僅有學校主動聯繫警察局。鄭宇恩強調,社會局應重新建立機構完善性侵事件處理程序,並由外部單位就該機構現況展開調查,以及案件相關兒少的追蹤與輔導。
鄭宇恩強調,安置兒少原生家庭多為社會之弱勢或脆弱家庭者,其心理狀態原已較一般人困難,加上安置機構封閉的環境及團體生活模式,反讓已受創傷的孩子再度受到傷害,甚至產生更嚴重的偏差行為。兒童及少年是國家的重要資產,作為社會安全網家外保護的安置機構,是兒少保護的最後一道防線,若安置機構無法有效發揮其功能時,不僅沒能接住弱勢兒少,反而讓他們陷入另一個深淵。
◎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
◎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