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5歲孩童在某次感冒後,開始在夜晚睡覺時出現打呼症狀,且呼吸變得急促費力,起初家長以為是感冒未癒,並未特別留意,但久而久之,孩童狀態不但沒有好轉,甚至連學校老師也反應孩童在午睡時有明顯打鼾,甚至常常翻身、難以安穩入睡,而且有睡到一半驚醒的狀況,這才引起孩童媽媽的注意。經就醫檢查後發現,孩童的扁桃腺腫大至幾乎佔據整個口咽部約75%的空間,導致睡覺時呼吸道明顯阻塞,影響正常呼吸。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5歲孩童在某次感冒後,開始在夜晚睡覺時出現打呼症狀,且呼吸變得急促費力,起初家長以為是感冒未癒,並未特別留意,但久而久之,孩童狀態不但沒有好轉,甚至連學校老師也反應孩童在午睡時有明顯打鼾,甚至常常翻身、難以安穩入睡,而且有睡到一半驚醒的狀況,這才引起孩童媽媽的注意。經就醫檢查後發現,孩童的扁桃腺腫大至幾乎佔據整個口咽部約75%的空間,導致睡覺時呼吸道明顯阻塞,影響正常呼吸。
孩童打呼是「病」 並非「睡得香」
許多家長容易誤以為打呼就是孩子熟睡的表現,卻忽略了背後潛藏的健康危機,臺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生林哲儀醫生指出,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好發於3歲以上至7、8歲的孩童,主要與呼吸道結構發育有關,這個年齡層的孩子,鼻咽部的腺樣體與口咽部的扁桃腺常會有生理性的增生,若增生過度,便容易阻塞到上呼吸道空間,使吸氣時空氣通過時受阻,尤其在夜間熟睡、全身肌肉放鬆的情況下,氣道本身就會有將塌陷與狹窄時,若再合併腺樣體或扁桃腺肥大,就可能導致上呼吸道更為阻塞,進而出現打鼾、呼吸費力,甚至短暫因阻塞而出現呼吸中止的症狀。醫師也提醒家長,留意「非正常打呼」的徵兆,包括孩子的打鼾伴隨喘氣聲、睡眠張口呼吸、睡眠中不安穩翻身、睡眠驚醒、或是白天有習慣性張口呼吸、異常的過動行為、或是上課容易精神不濟等,就應特別提高警覺,及早尋求專業醫療評估。
扁桃腺肥大影響孩童呼吸與發育 及早發現、治療是關鍵
扁桃腺是位於口咽兩側的淋巴組織,在嬰幼兒時期扮演免疫防禦的重要角色之一,會隨年齡增長自然萎縮,然而,有部分孩童因反覆感染、過敏體質或是先天等原因,有扁桃腺異常肥大,進而造成上呼吸道阻塞、會影響睡眠中正常的呼吸動作。林醫師表示,因扁桃腺或腺樣體過度增生造成到上呼吸道狹窄,不僅會造成夜間打鼾、睡眠中斷等問題,長期下來間斷式的不等程度的缺氧更會破壞睡眠品質、擾亂內分泌的週期恆定性、進而影響腦部與生長的發育,除了會造成兒童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遲緩、生長遲滯、甚至顱型改變等問題。因此,若經醫師評估確定扁桃腺的過度增生已導致孩童出現睡眠障礙、呼吸困難、吞嚥不易,甚至影響成長發育與日常生活,建議儘早進一步治療,必要時可考慮手術切除,方能早日有效改善孩子的睡眠與健康,讓他們找回充足的休息與成長的節奏。
家長憂治療問題多 醫師破解常見迷思
「扁桃腺肥大是不是一定要動手術?」、「切除後免疫力會不會變差?」這些疑慮是許多家長在面對孩子診斷時共同的擔憂,對此,林醫師說明,其實開刀切除並非是治療扁桃腺肥大的唯一方式,是否需要進行手術,亦需視孩子的整體健康情況、症狀嚴重程度與對生活品質的影響而定。至於不少家長最擔心切除扁桃腺後,孩子就少了一道防線的問題,林醫師進一步補充,扁桃腺雖在孩童早期扮演免疫防禦角色,但當其因反覆感染而過度腫大,成為細菌的溫床時,防禦的機制往往早已喪失,甚至變成反覆感染、化膿的根源,而導致上呼吸道經常性的反覆嚴重發炎,此時切除扁桃腺不僅不會削弱免疫力,反而能讓孩子遠離病灶,重新回到健康、安穩的生活軌道。
睡眠決定孩童成長 新式手術工具兼具精準、安全與降疼痛感
兒童的睡眠品質,直接影響學習表現與成長發育。林醫師補充道,若經評估需要進行扁桃腺手術的孩童,大多不需擔心術後的照護,近年臨床上逐漸採用扁桃腺專用組織凝集儀的手術器械,這類手術工具結合了切割與止血功能於一體,能以較低熱傷害進行組織處理,除了切口更精準、傷口更小,更能大幅降低術中出血量與手術時間,同時還能減輕患者術後疼痛與不適感,提升了整體手術效率與病患安全,也有利於家長對兒童在術後的照護,例如減少疼痛藥物的使用、或是術後能提早正常進食。打鼾不該被視為成長過程的一環,而是潛藏疾病的可能,若家中孩子出現不尋常的打鼾與睡眠障礙,請儘早就醫檢查,別讓小小「呼聲」,成為健康成長的絆腳石。
【延伸閱讀】
長期打呼影響夫妻關係?雙波長止鼾雷射 改善自己與枕邊人的睡眠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8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