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季線上/黃睿筌報導
明明已經很努力憋尿,卻在一個不經意噴嚏、大笑、甚至走到一半,尿液就不由自主的滲漏出來?這種俗稱「漏尿」的尿失禁的問題,究竟有哪些類型?那些人又是高風險族群?《醫學大連盟》高齡醫學醫師鄭丁靚分享,尿失禁的問題可以分成應力型跟急迫型兩大類。
藝人草莓分享自己國中親身經歷,當當時她家離學校有段距離,在學校就已感到強烈尿意,心想撐到家就能解決。然而,她家住在14樓,當她在等待電梯時,因為尿意實在太急,已經開始在來回走動,幾乎快要受不了。一進電梯,就在電梯上升的過程中,她一個不小心,尿液竟「放了出來」,她形容當時是「一尿下去就回不來,收不回來的」;對此,鄭丁靚表示,這就是典型的應力型尿失禁。

鄭丁靚分析,尿失禁最常見的2種主要類型為:
1.應力型尿失禁:是指當腹部壓力突然增加時,例如在咳嗽、打噴嚏、大笑、跑步、提重物時極度憋尿而導致肌肉鬆弛的情況下,尿液會不自主地滲漏出來。其主因是骨盆底肌肉或尿道括約肌功能減弱,無法有效抵抗腹腔壓力的增加,導致尿液滲漏。
2. 急迫型尿失禁:這類型的尿失禁是指患者會突然感受到強烈的尿意,且這種尿意難以抑制,往往來不及趕到廁所就發生漏尿的情況。它通常與膀胱肌肉的不自主收縮,常出現頻尿、有尿急感、憋不住尿而失禁、夜尿3至4次。

但誰是高風險族群呢?應力型態尿失禁常見於產後婦女;而急迫型的尿失禁則常見於年長者、更年期後長者、以及停經後的女性。

針對非手術、非藥物的改善方式,鄭丁靚直言可以採用凱格爾運動、以及藥物治療的方式來改善尿失禁的問題;除此之外,鄭丁靚提醒正常尿液量為每公斤體重每小時0.5到1cc,也就是說,80公斤的成年男性為例,他每小時的正常尿量約為80cc (80公斤 x 1cc/小時)。如果他一個早上約4小時沒有排尿,那麼正常積存的尿液量大約會是320cc (80cc/小時 x 4小時)。
📝【更多新聞】👉迷思破解/午休「黃金8分鐘」CP值最高 補眠錯時間小心罹「這疾病」!
📺【FastTV飛速看】👉734 《醫學大聯盟》
▶️【好推薦】👉愛雅曾靠酒精助眠險成癮!龎蕾馨「媽媽也瘋狂」喝到斷片?阿龐熬夜打電動失眠腦袋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