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子宮鏡手術再進化!新型拋棄式冷刀系統啟用 助提升處置效率與安全性

發布時間:2025/07/31 05:33:00
更新時間:2025/07/31 05:33:00
FaceBookCopyLine
子宮鏡手術再進化!新型拋棄式冷刀系統啟用 助提升處置效率與安全性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全台灣的婦女有福了,新型「拋棄式子宮內視鏡冷刀系統」今日於台灣醫療院所啟用,為婦科內視鏡手術帶來新的選擇。有別於傳統的子宮鏡,不僅結合高畫質影像、可旋轉鏡頭與多種切除工具,更能夠解決傳統子宮鏡重複使用上感染、不適感以及安全性的疑慮。


熱刀容易造成熱損傷 危害生育能力

台灣婦產科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長陳國瑚醫師表示,子宮肌瘤與息肉是子宮內最常見的病變,肌瘤源自子宮肌肉層的纖維化病變,息肉則是內膜層血管組織異常增生;「兩者都可能引起經血過多、經間出血、不孕等問題,尤其當增生的組織越接近子宮腔中心,越容易影響受孕。」陳國瑚醫師指出,相較於電燒手術使用熱能移除病灶,冷刀技術透過物理剪切方式,不需加熱,有助降低對子宮內膜造成的熱損傷。對於有懷孕計畫的女性,醫師指出這類技術在臨床應用中,可望提升術後子宮內環境的穩定性,是否有助受孕仍需進行個別評估並作醫療規劃。

▲台灣婦產科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長陳國瑚醫師表示,對於有生育計畫的女性,「冷刀」特別重要,可顯著降低術後子宮內膜的功能,守住未來著床與懷孕的機會。

台灣啟用新型拋棄式冷刀系統 助減少感染風險、提升手術潔淨度

雖然冷刀的出現改善了子宮鏡手術的缺點,但技術的革新還在繼續。中山醫附設醫院婦產科主任吳珮如醫師分享,目前台灣最新推出的拋棄式子宮內視鏡冷刀系統,這個術式結合可拋棄式子宮鏡,與冷刀組件的微創手術設備,包含手術鏡頭、導管、剪鉗、抓鉗等工具皆為一次性使用,避免傳統設備反覆消毒可能產生的感染風險。「拋棄式設計可減少重複使用設備所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提高手術環境衛生。」吳珮如醫師補充,過去的冷刀只有一種頭,但現在可搭配多款手術器械,擴大臨床的應用彈性,供醫師視病灶性質進行適當處置。

全面處理息肉與肌瘤 可對應各種病灶

拋棄式子宮內視鏡冷刀系統亦與市面既有的電動刨刀式冷刀構成比較焦點。吳珮如醫師說明:「電動刨刀的冷刀屬於部分拋棄式裝置,利用旋轉刀片結構連續將組織切碎並同時吸出。主要針對息肉等較軟組織進行手術,但遇到較硬或大顆的息肉時,常出現『咬不動』的情況,需中途更換工具。而拋棄式子宮內視鏡冷刀系統所搭配的剪刀與抓鉗在操作上較具靈活度,可協助進行不同性質的病灶切除,是否適用仍需由專業醫師依個別情況評估。」

▲中山醫附設醫院婦產科主任吳珮如醫師分享,拋棄式子宮內視鏡冷刀系統為一次性使用,可避免傳統設備反覆消毒可能產生的感染風險。

陳國瑚醫師表示,針對不同病灶位置與患者需求,拋棄式子宮內視鏡冷刀系統能靈活調整手術策略,作為臨床手術工具之一,能協助執行更精準的處置。

小型息肉患者治療新選項!部分情況可於門診進行處置

恩主公醫院婦產部代理主任龔晏萱醫師分享,在臨床操作上,細徑鏡體降低了術前子宮頸的擴張需求,部分患者經評估後可在局部或靜脈麻醉下完成處置。「我們曾為一位近40歲、有生育需求的女性移除12毫米的子宮息肉。手術過程中,使用剪鉗將息肉與子宮內膜細緻分離,再經導管吸出。手術時間相對短,術後恢復情形良好,該名患者約一個月後恢復經期,實際恢復情形仍依個人體質與病況而異。」

【延伸閱讀】

私密處反覆搔癢找不到原因?醫揭關鍵:恐與高血糖+子宮肌瘤有關

子宮肌瘤確診逐年增加!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精準切除 保留生育功能有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8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