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全台熱炸1/七龍治水效應!熱病暴增1倍 閏六月加倍「燒」恐致命

發布時間:2025/07/19 08:54:34
更新時間:2025/07/19 08:54:34
FaceBookCopyLine
全台熱炸1/七龍治水效應!熱病暴增1倍 閏六月加倍「燒」恐致命

圖、文/周刊王

七月初,桃園蘆竹連兩日高溫飆破攝氏39度,7/1~7/6熱傷害人次已達222人,相較去年整個7月1204人,短短6天就達標近20%。「真的太熱了!」醫師告訴CTWANT,近來因中暑、倦怠、過敏來求診的患者暴增1倍,而根據中國古代曆法,2025年是所謂的「七龍治水」,龍愈多、代表天氣愈熱,再加上7/25即將迎來「閏六月」,一不小心恐會「燒」過頭致命。

早在5月,衛福部公布中暑、熱衰竭、熱疲勞等熱傷害人數多達436人,相較去年同期僅170人翻倍成長;6月熱傷害人數更多,尤其6/20起一路催油門,每天都有25~36人熱傷害;進入7月後,光是7/1-7/6熱傷害人次就達222人,每天都有多達37人就醫。

「真的熱!尤其台灣濕度高,體感溫度更驚人,最近中暑、熱疲勞、頭痛、肩頸緊繃等熱病患者暴增1倍以上!」中醫師鄒瑋倫說,2025年農曆蛇年是特別的一年,不僅「七龍治水」預言今年炎熱;還是「閏六月」,會有連續2個農曆六月,導致夏天特別長。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龍是掌管降雨的神獸,因此「龍治水」是中國古曆預測一年氣候的方法,而每個地支都對應一個生肖,例如子對應鼠、丑對應牛,而辰對應龍,所以傳統會依照農曆每年正月第一個辰日判斷,例如2024年辰日在正月初一,就是「一龍治水」;2025年辰日在正月初七,就是「七龍治水」。龍的數量愈多,就代表天氣愈熱,由於地支有十二個,所以最少為「一龍」、最多「十二龍」,因此以古曆來看,2025年的七龍頗為炎熱。

查閱氣象署氣溫,今年6月平均最高溫落在台北市為攝氏29.3度,去年同期為28.5度。再觀察7月每日最高溫,7/1~7/5颱風來之前,5天氣溫中,今年比去年高的佔3天、一天同樣攝氏35度,尤其7/2飆出攝氏36度,而去年是攝氏34度,足足高出2度。

尤其最近適逢三伏天。「中國古曆認為,三伏天是一年內氣溫最熱的日子,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實也就是太陽直射地球最強烈的時間點,今年三伏天自7/20初伏開始,接續中伏、末伏至8/18結束,總共30天,而我們通常會提早從6/20夏至起計算,所以一共要熱40天。」鄒瑋倫中醫師說。

天氣炎熱,若不時時補充水分,可能會導致中暑、熱衰竭,甚至危及性命。(示意圖/黃威彬攝)
天氣炎熱,若不時時補充水分,可能會導致中暑、熱衰竭,甚至危及性命。(示意圖/黃威彬攝)

俗話說「三伏天熱死牛」,顯示這段期間高溫相當驚人。「依照中醫理論,進入三伏天之後,血液流通是很暢旺的,所有的陽氣、熱氣都衝到皮膚體表外面,相對的,五臟六腑就空掉了,所以人會感覺很不舒服,這是因為心氣都很虛,這時候就很容易產生急症,例如中風等。」鄒瑋倫說。

因應三伏天,中醫也發展出「三伏貼」,分別在初伏、中伏、末伏時以溫性祛寒的中藥敷在穴道上,除了緩解三伏天不適,也能「冬病夏治」,調養好身體應付冬天好發疾病。

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說,夏天心肌梗塞患者照理說比較少,但日前收治一名50多歲男子,因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由家屬送醫,問診發現,檢查發現竟是急性心肌梗塞,立即經心導管手術放置心臟支架,才救回一命。

林謂文說,心肌梗塞好發時機為冬天,但夏天仍不可輕忽,原因是夏天天氣炎熱,體內必須散熱,這時表皮血管擴張,散發大量水分,造成血液變得濃稠,特別是本身有血管疾病者,容易導致心肌缺氧 或是產生血栓,造成心肌梗塞。

林謂文建議高血壓等三高患者,應按時服藥、控制病情,並養成早晚量血壓的習慣,特別是天熱時要多喝水。另外,也可從「熱指數」來判斷適不適合外出活動,熱指數是綜合溫度、濕度、輻射熱等數據計算,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建制有「高氣溫戶外作業熱危害預防行動資訊網」https://hiosha.osha.gov.tw/content/info/heat1.aspx,可以查詢全台不同區域即時的熱指數,用顏色區分,黃色代表容易疲倦、橙色代表可能熱衰竭與筋攣,時間太長時間會中暑、紅色代表中暑高,不適合運動,建議要進行戶外活動時,可先上去查詢相關資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