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睡太多恐失智!研究:每晚超過9小時「認知能力下降」

發布時間:2025/07/11 14:35:47
更新時間:2025/07/11 14:35:47
FaceBookCopyLine
睡太多恐失智!研究:每晚超過9小時「認知能力下降」

圖、文/品觀點

睡眠對維持大腦健康至關重要,但最新研究表明,睡眠時間過長可能反而有害。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弗雷明漢心臟研究」中1,853名27至85歲參與者的數據,這些參與者均無失智症或中風病史。

研究結果發表於2025年4月的《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協會期刊》。數據顯示,每晚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與較差的整體認知能力有關,並影響特定的認知功能,如記憶力、視覺空間能力以及執行功能。這種關聯在有憂鬱症狀的人群中更為明顯,無論是否服用抗憂鬱藥物。

研究者指出,對於憂鬱症患者而言,睡眠可能是影響認知能力下降的可控風險因素。新北市土城醫院暨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劉嘉逸提醒,雖然研究顯示睡眠時間長與認知功能差有關,但無法斷定其因果關係。然而,這一發現提醒憂鬱症患者應盡量保持活動,避免過度睡眠,以防止腦功能退化。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適量睡眠才是保護大腦的關鍵。睡眠過長或混亂可能會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多項研究證實,睡眠過量或不足都與認知領域的損害有關,包括記憶力、注意力以及管理和調節其他心理過程的能力,如計畫、解決問題和衝動控制。

專家建議,偶爾在假期多睡一點放鬆是可以的,但長時間假期仍應維持原有的睡眠規律。保持規律的睡眠習慣對於維護整體健康和認知功能至關重要。

研究結果強調了睡眠品質和時間對認知健康的重要性。雖然睡眠不足的危害廣為人知,但這項研究提醒人們過度睡眠同樣可能帶來風險。專家建議,成年人每晚應保持7-9小時的睡眠時間,並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

對於已經患有憂鬱症或有憂鬱症狀的人群,這項研究結果尤其重要。在尋求專業醫療幫助的同時,合理安排睡眠時間可能是改善認知功能的一個重要方面。然而,任何睡眠習慣的調整都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