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Logo
Search

美國政策打壓中國電動車 日本車廠嗅商機搶插旗

發布時間:2024/07/18 16:56:25
更新時間:2024/07/18 16:56:25
FaceBookCopyLine
美國政策打壓中國電動車 日本車廠嗅商機搶插旗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美國去年(2023年)通過IRA「降低通膨法案」,要阻擋中國生產的電動車大舉壓境,而在此同時也有許多日本車廠嗅到商機,開始在美國各地建造電動車以及電池工廠,例如本田汽車就將設於俄亥俄州的汽車工廠,改建為全新的電動車廠區,要趕上美國這波電動車趨勢。

NHK記者:「這裡是預計從明年(2025年)起,開始生產電動車的本田組裝工廠。」

日本汽車大廠本田,正馬不停蹄動工改造產線,要將位於俄亥俄州、也就是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范斯故鄉的汽車工廠,改為全新電動車廠區,預計2025年就可正式投產。但除了電動車外,本田還與南韓電池大廠一同砸下44億美元,在當地建設電池工廠,目標將俄亥俄打造成電動車產業重鎮。

本田北美製造主管大江健介:「充電式電動車是有其必要的,毫無疑問是邁向碳中和的關鍵,隨著我們的工程一天天進展,相信這足以展現我們是認真的。」

拜登政府去年通過IRA「降低通膨法案」,明訂民眾必須購買,從製造電池到組裝都在北美進行的電動車,才能獲得減稅優惠,不只藉此達到壓制中國電動車產業的效果,也吸引在美設廠的日本車廠,紛紛投入電動車產業。其中豐田選擇北卡羅萊納州,耗費近130億美元打造全新工廠,生產油電混合車及電動車所需的電池。

豐田美國電池工廠主管薩格斯:「我們相信這波電動車趨勢不是假的,也認為我們必須參與其中。」

至於原本就在美設廠、專門供應電池給特斯拉的日本松下,也要在堪薩斯州建設新廠區,目標將生產的電池,供應給更多電動車廠商。雖說目前還看不出11月的美國大選結果,將為電動車優惠政策帶來多少變化,但看準全球電動車趨勢,未來只會持續擴大,各大日本車廠也要趕緊插旗美國、才能搶占市場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