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品觀點
泌尿道健康議題近期受到醫學界關注,從更年期女性的日常保養到癌症患者的治療突破,都有重要進展。
泌尿道健康議題近期受到醫學界關注,從更年期女性的日常保養到癌症患者的治療突破,都有重要進展。
東森栢馥森心林診所婦產科醫師嚴絢上指出,停經女性泌尿道症狀的根源在於雌激素下降。隨著荷爾蒙減少,可能出現黏膜變薄、組織萎縮、骨盆底肌鬆弛、膀胱支撐力下降等問題。加上菌叢失衡,導致泌尿道防禦力減弱,細菌更容易入侵。若忽略照護,恐造成夜間頻尿、乾澀刺痛或漏尿,進一步影響睡眠及生活品質。
針對更年期泌尿道問題,嚴絢上醫師提出5項改善建議。第一是局部荷爾蒙治療,以低劑量雌激素乳膏、陰道錠或陰道環修復黏膜,藥量低且副作用小。第二是婦科雷射治療,透過能量刺激膠原再生,改善頻尿、尿失禁和陰道鬆弛。第三為補充益生菌,可從優格、發酵食品或乳酸菌保健品中攝取。第四是骨盆底肌訓練如凱格爾運動,強化支撐力。第五是規律檢查並與醫師討論個人化治療方案。
另一方面,泌尿道上皮癌治療也迎來重大突破。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腫瘤內科部主治醫師郭哲銓表示,今年10月起健保放寬PD-L1檢測限制,讓泌尿道上皮癌患者能更快速使用免疫療法。
一名年過六旬的陳先生被診斷出晚期泌尿道上皮癌,經歷數輪化療後身體疲憊不堪。在健保政策放寬後,他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維持治療,腫瘤成功控制且副作用微小,現在每天能陪伴孫子散步,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郭哲銓醫師說明,泌尿道上皮癌成因與抽煙、特定中藥成分如馬兜鈴酸等環境風險因素有關。過去標準治療以化學治療為主,但患者年紀偏大且體況不佳,常難以耐受化療副作用。
免疫檢查點抑制剂是解除癌細胞PD-L1與T細胞PD-1的結合,讓T細胞重獲攻擊癌細胞的能力。全球第三期臨床試驗證實,IO維持治療的益處不限於PD-L1陽性病人,陰性族群同樣能受益。
目前健保已放寬給付標準,醫師確認病患完成一定療程化療且病情穩定,即可申請啟動IO維持治療。研究顯示,接受第一線治療至惡化後,能繼續接受第二線治療的病人不到四成。及早使用免疫療法,能讓患者在體力與免疫功能相對良好時接受治療,達到長期控制效果。
郭哲銓醫師強調,此次健保放寬政策不只增加給藥機會,更讓病人活得久也活得好。多數患者治療期間症狀緩解,能恢復日常作息、工作或與家人出遊,這在傳統化療時代難以想像。




